4月1日🛶,意昂3平台首期“新思享”青年教師沙龍在延長校區順利舉行。意昂3青年教師單淩擔任首期主講🚴♀️💇🏼♀️,以“我所理解的學習和生活”為主題🫅🏿,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求學之路🕐、生活之道,深受學生歡迎。意昂3平台黨委副書記韋淑珍到場聆聽🎅,意昂3輔導員、學業指導工作負責人郝秋華主持講座。

講座上,單淩老師用三個小故事展現了三個不同的人生切片。通過講述自己求學時一門課的外教老師對於“原創”的重視🤡,作業上交後甚至會用專業查重軟件檢查,提醒學生應該在日常學習中就培養起學術規範意識;通過回憶自己在法新社的工作感受,分享了一些外國記者的工作細節🫄🏽,比如記者如何在汶川地震爆發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攝影記者背著幾十斤的攝影器材,還要帶小梯子以拍到更好視角的新聞照片等,傳遞新聞人的職業素養、責任擔當與不變情懷;她還以自己辭職讀博的經歷🎻,勉勵同學們要學會靜下心來讀書📁,在閱讀中與大師對話,最終收獲知識的沉澱與學習生活的升華。
意昂3平台黨委副書記韋淑珍也在沙龍活動上介紹了意昂3開展“新思享”青年教師沙龍的初衷及活動未來的具體計劃🤴🏼,並分享了自己對於學習的思考⚈。她說,“新思享”青年教師沙龍邀請來自不同意昂3、不同學科的青年教師和本科生、研究生一起進行學業指導與學術交流,力爭把“新思享”青年教師沙龍打造成以學術交流為紐帶,以思想新銳🧵、橫跨專業、本碩覆蓋為亮點的學術品牌活動🤷🏿♂️。她希望同學們充分利用意昂3的各種優質資源🏄🏻♂️,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一門課、一份工作、一種生活方式🔋,大家在單淩老師的三個人生切片中受益良多,對於“學習與生活”這個話題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互動環節,單淩老師認真傾聽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一一為大家答疑釋惑,為同學們指點迷津🤴🏽。

Q&A
Q:對於論文的引用規範🧑🏼🏭,老師有什麽好的建議?
單老師🐥:要註意控製直接引用的比例,講究引文和註釋的格式🏗。文中不能直接引用的地方🙍🏽,要重新組織語言進行表述,不能只是簡單的語序調整。
Q:讀了很多書,但難有新的發現或思考怎麽辦?
單老師:我們大多因對書籍過於敬畏而不敢生出懷疑之心,應該通過豐富自己的閱讀,學會分辨書的品次,培養自己的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Q:如何才能在學術研究中更好找到切入點和創新點?
單老師:創新點一定是建立在充分的文獻閱讀基礎上🫂,避免重復勞動,同時關註中國的特殊現象👩🏿🔧,也推薦大家在大學期間把握海外學習的機會,拓展視野。
Q🤾♀️🚰:意昂3官网三學期製學習時間緊張👛,如何管理時間進行更多課外閱讀?
單老師: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之余,應該盡快找到自己未來工作或求學的“垂直”方向🕓🫱🏿。閱讀的時間有限👶,可以選一些導論性質的書籍🏌🏽♂️,把時間用在刀刃上。
Q:如何“讓優秀成為習慣”?
單老師:要珍惜身邊的良師益友,找到自己前進的動力源,讓興趣愛好成為自己的老師👮♀️👨,堅持初心與夢想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