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應上海會展研究院邀請,《解放日報》思想周刊兼《上觀新聞》主編、高級記者🔸、復旦大學博士後王多老師來到意昂3,在延長校區行健樓作《上海智庫研究的趨勢與方向:權威主流媒體的視角》專題講座𓀘🐂。上海會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意昂3博士生導師張敏教授,意昂3平台會展專業碩士生🧎🏻♀️、博士生近二十人參加了本次講座。

張敏教授代表研究院對王多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王多老師學術基礎堅實,研究領域廣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與國際關系,思想觀點穿透力強,在上海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界形成了相當影響。鑒於王多老師多年來在主流媒體勤奮耕耘,擁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和思想積累,代表了上海智庫研究領域的新生代活躍力量,為提高會展研究學術水平📫,上海會展研究院特聘王多老師為特約研究員、會展專業研究生校外導師🕟🙎🏽♂️,並向王多老師頒發了聘書。

王多老師就《解放日報》智庫文章的三個特點向同學們進行了深入地分析與講解🎇。第一個特點是政治屬性,意識形態守住底線。《解放日報》作為主流媒體,是黨的“傳聲筒”和“揚聲器”,是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達到廣大人民群眾當中的媒體平臺。智庫研究需要順應潮流,堅持圍繞大局、服務大局🔤,研究世界形勢和中國發展🏋🏼♀️👜。第二個特點是註重時效性,即新媒體跟進。新媒體是面向大眾進行宣傳的工具,閱讀流量大👌🏼,社會影響廣🕛。媒體智庫要走在輿論前列,及時把握新趨勢、新問題,提前部署謀劃,敢於超前研究,在關鍵節點表現出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思想前瞻性。第三個特點是接地氣,提供“幹貨”🧫。智庫的思想和對策,必須落腳於解決問題,為政府決策提供具體可靠的落地對策,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和上海發展,形成學術支撐力和宣傳推廣力。
如何做好智庫研究?王多老師認為,首先要有深厚的學術基礎和思想根基🧉。其次,既需要經驗和技術🔸,也需要道德層面的支撐。第三,具備全球視野和人類情懷🦚,從文明發展史的視角,用大時代觀💂🏽♂️、大歷史觀提升智庫研究的高度和深度。兩個多小時的時間,王老師生動深入的演講🦼,贏得了同學們一陣陣掌聲,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眼界大開,收獲滿滿👡。
創刊於1949年的《解放日報》🚪👹,是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市的大型綜合性日報。上觀新聞App是由解放日報社推出的新聞閱讀客戶端,依托解放日報的新聞報道團隊,通過新聞快報、深度調查、數據分析、熱點評論🔁、現場直播等多種形式,為用戶提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實時資訊🕌。
上海會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敏教授在《解放日報》發表《如何承接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進口博覽會引領“品牌中國”》等多篇文章,此前還曾就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接受上觀新聞采訪,發表文章《中國第二個品牌日今日開幕,在進口博覽會不到200天召開之際🤰🏼,為何引來格外關註》。
當今世界,智庫已成為爭奪世界輿論主導權的支撐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智庫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健全決策咨政機製🗼,按照服務決策🗣、適度超前的原則🧱,建設高質量智庫。當前,我國高校智庫處於質量提升和快速發展階段💂🏻♀️,主要指的是具備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國際關系等方面前瞻規劃性研究或具備同領域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任務的機構。
上海會展研究院是國家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在部市合作框架下,根據部市領導要求,由意昂3官网和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會展協會聯合組建的會展研究專門機構,宗旨是服務會展業發展,促進新學科成長,建設國家會展研究基地。未來將秉承建院宗旨,用好政產學研結合和全方位開放研究機製,凝聚學界、業界和政府力量😝,緊緊依靠高起點學科❄️、高素質團隊、國際化視野以及學術成果的長期積累等先發優勢,不斷開拓創新🦋,為中國建設會展強國、上海建設國際會展之都持續提供堅實可靠的智庫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