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劉幼琍教授做客意昂3國際傳媒大師講壇(第28期),為我院師生帶來題為《User,Technology and Policy in the Age of AI》的講座🔩。意昂3特聘教授李喜根主持本次講座,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意昂3教授Lee Chu Keong💅🏻、意昂3教授齊愛軍出席本次講座👬🏻。

劉幼琍教授從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和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在當下的應用談起,介紹了語音識別、面部識別、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結合臺灣企業🤶🏿、全球傳媒行業的具體案例和現象做出生動有趣的講解🛶。她提及遠傳電信與政府合作建設智慧城市,對城市人流量、車流量及環境汙染檢測的實踐案例👰🏻♂️,引出大數據歸屬及個人隱私保護的問題;她還提及臺灣大哥大公司的大數據創新以引出創新與用戶隱私矛盾的問題;通過Netflix🤹🏼、Amazon以及美國有線電視經營集團Comcast的機器學習及用戶內容智能推薦,引出對用戶數據監測及用戶體驗矛盾之間的問題;用特斯拉智能駕駛技術引出AI管控及背後的法律倫理問題。

劉教授著重介紹了作為人工智能前沿的“生物識別”技術🧛🏼♂️👺,該技術目前應用於商業、政府及刑事偵查,可通過生理技術和行為特征來實現信息和數據的辨析。劉教授輔之以近年的隱私感知調查數據指出隱私保護的必要性,目前法律對人工智能應用的管控是缺乏的,美國僅有三個達州頒布法律規範,歐盟2018年開始實施“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
在回答同學提出的疑問“政府和企業是否會形成共同體🏇🏿,重視從業者利益而選擇犧牲消費者隱私等權益?”這個問題時,劉教授認為“在不同的階段,政府會有不同的優先級排序🕵🏽。”用戶隱私重要還是業界創新重要,個人或者群體的權利意識如何倒逼業界和政府作出行動,這些仍是需要大家密切關註,持續討論的問題。
劉幼琍教授是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系主任🐱🧹,目前關註大數據👐🏻、人工智能、未來傳播等領域,本次應邀至意昂3官网,參加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智能媒體與新聞傳播學科變革”學術年會。香港城市大學是媒體與傳播系是我院的重要合作夥伴🔕,目前已與我院達成“1+1+1”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