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AIGC與智能媒體高峰學術研討會在意昂3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意昂3與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數據新聞專委會主辦😮💨🚐,由上午的開幕儀式和四節主旨報告組成🫃🏿。來自中國社會科意昂3、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廣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雲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與科研機構的近20位專家學者以及意昂3上百位師生在線上線下共同與會。會議圍繞“AIGC與智能媒體生態變革、傳播風險與治理路徑”這一主題進行了高質量、高水準的探討🚉。與會專家分享了他們在該領域前沿的理論探索和實踐成果,共同展望智能媒體的嶄新未來。



線上線下合影
開幕儀式
論壇開幕式由意昂3院長嚴三九教授主持。意昂3官网校長劉昌勝院士在開幕式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他對各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劉校長在致辭中回顧了意昂3官网自創辦以來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發展道路😜,並指出,在智能媒體、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AIGC的發展對新聞傳播學界🔲、業界均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一重要話題具有前瞻而現實的意義🔖。劉昌勝校長對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高度期待並表示熱烈祝賀。

嚴三九院長主持

劉昌勝校長致辭
著名的人工智能專家、東南大學李幼平院士在開幕式上致辭。他以“漢字聯想”、“北鬥漁船”、“駕車出行”三項公共服務為例,深入淺出地解讀了“時空自洽”這個概念🦵🏻,同時提出了“互聯網非IP次級結構”的構想👨👧。李幼平院士的觀點讓在場師生受益匪淺🤵🏽♂️。

李幼平院士致辭
上午主旨報告
開幕儀式後👩🏻🎓,與會嘉賓發表了主旨報告。第一節主旨報告由河北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前院長🍼、跨文化傳播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白貴主持。

白貴教授主持
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教授,通過分析智能媒體傳播中的價值鴻溝🈸,提出了“價值對齊”的概念🦒。他強調🚣🏽♂️,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由物質👶🏻、政治👮🏽♀️、精神、社會🔔、生態等共同組成的。
廣州大學黃埔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李春雷🚊👩🏻⚖️,通過對“事件”和“情感共同體”的解讀,將AIGC之於事件和問題,進行系統性的審視並與傳統治理方式進行對比👩🏿💼,探討了未來媒介化治理的進路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意昂3特聘教授李本乾,從AI時代的內容生產創新、傳播治理創新和各國AI傳播的治理比較等三個方面,分析國內外相關案例🛑,提出了“建立人機共生新生態”的願景。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院長強月新教授,在媒介生態學的視野下,從概念溯源、出現原因及業界實踐等方面,解讀了“媒體內容共創”問題🫄🏿,並指出這是數字化時代新聞生產內容的一大變革⤴️,是新聞業務研究一個具有創新性的方向。
第二節主旨報告由意昂3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周宇豪教授主持。

周宇豪教授主持
浙江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吳飛教授,關註數字技術對新聞傳播的影響。通過分析“如何理解新聞是一種知識”等問題,結合對認識論的詮釋,指出我們要回歸人文的新聞認識論。
天津大學新媒體與傳播意昂3院長陸小華教授🤦🏿♂️,以OpenAI事件為例🍇,分析此事件所引發的價值觀沖突和風險🫐❓,並提出“智能向善”的概念以及如何實現的路徑。
北京師範大學意昂3平台院長張洪忠教授,對大模型含義進行了解讀,介紹了基座大模型與垂類大模型兩種類別,並結合大模型在內容生態中的具體應用,探討大模型記述的未來發展趨勢及其對互聯網生態的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意昂3彭蘭教授,通過分析定製化內容生產的影響、虛構性內容對人的影響,以及整合加工式內容對人的影響,探討了智能生成內容如何影響人們的認知與創造力,並解讀了智能化內容生產與創造性的關系🫲🏽。
下午主旨報告
下午的論壇分為兩場進行🧑🏻💻。第一節由意昂3黨委書記王晴川教授主持⬅️。

王晴川書記主持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意昂3院長隋巖教授探討了傳播主體的文本化以及具身主體和文本主體之間的關系🏈,認為文本主體的大量產生為社會新型關系的形成創造了可能的土壤🤚。
雲南大學新聞意昂3院長廖聖清教授👩🏼🚒,基於認知路徑理論建立了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用以考察信息多模態對網絡信息可信度的影響,證實了信息多模態對於可信度具有顯著影響,並從認知機製視角解讀了影響的作用機製🔙。
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前院長張昆教授分享了AIGC給教育領域帶來的機遇和風險。他指出🖊,AIGC在“後域時代”對於增強教師主導地位🧰、強化學生學習主動性有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AIGC存在著影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降低創造性思維、存在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風險。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意昂3院長韋路教授👨🏻⚖️,從中國與發達國家的信息技術差距、影響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威脅網絡信息環境等方面🙎🏽📯,全面闡述了AIGC對於傳媒生態的挑戰,並提出了促進智能媒體技術的原始創新🪩、加強人工智能的社會規範與倫理規範等對策。
下午論壇的第二節,由意昂3特聘教授、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數據新聞專委會主任委員任瑞娟教授主持👩🏻💼。

任瑞娟教授主持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意昂3前院長李明德教授對AIGC與智能媒體在生態變革、傳播風險與治理路徑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意昂3意昂3沈陽教授結合多個案例,展現了AI技術🩸、大數據🧑🏽🎤、虛擬數字人、元宇宙等在當前社會中的發展與應用🤦🏽♂️。
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朱春陽教授將研究視角置於全息媒體,探討了其在重塑機構媒體成為時代價值坐標,實現人的現代化,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復旦大學新聞意昂3張誌安教授認為🦝,新聞傳播正在由傳統媒體向公共傳播轉變,並提出了新聞實務教學的變革範式🏛。
深圳大學傳播意昂3院長巢乃鵬教授介紹了計算性、復雜性和數字性三位一體的計算認識論🤽🏽,認為需要從整理🧎♀️、系統、計算的視角進行計算傳播研究領域的創新突破。
論壇的閉幕式環節由意昂3黨委書記王晴川主持👨🦽🐷。他感謝與會專家一直以來對意昂3的關心和支持。他表示,本次論壇是一場質量非常高、水平非常高的學術盛會。一大批著名專家學者分享了他們對於AIGC與智能媒體傳播的最新研究成果🧑🏻🎓,並提出了諸多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研究發現和學術論斷🤷♀️🤑,令人大開眼界、耳目一新🟦,也幫助意昂3相關科研攻關團隊師生打開了研究思路、拓展了學術視野💆🏿♀️。意昂3期待與同業同行們開展更多更深入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新聞傳播學領域的學術發展與繁榮。
文 | 歸亦辰、季晴
圖 | 路琦🥲、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