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平台網絡與新媒體專業2019級培養方案

創建時間:  2019-09-12  汪友寶    瀏覽次數:


意昂3官网網絡與新媒體專業2019級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

1.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智能媒體時代要求的🧗🏻‍♀️,具備基本的網絡與新媒體思維方式💇🏼‍♀️,系統掌握網絡與新媒體傳播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基本的與互聯網📨、大數據𓀊、人工智能相關的網絡傳播技術和應用開發能力,能融合運用網絡與新媒體技術進行信息內容采製🙎🏻‍♀️、創意策劃、創新傳播與運營管理的交叉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在傳統媒體的新媒體部門、網絡與新媒體機構🙋🏽、大中型企業、公益機構及政府部門等👨🏻‍🎨,從事網絡與新媒體相關工作👰🏿‍♀️。

期待培養的學生畢業5年左右,能達到下列目標:

目標1:具備健全人格和良好科學文化素養,具有正確的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和社會責任感🥵。

目標2:適應智能媒體時代要求💃,具備基本的網絡與新媒體思維方式🎐,系統掌握網絡與新媒體傳播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基本的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的網絡傳播技術和應用開發能力💽,能融合運用網絡與新媒體技術進行信息內容采製、創意策劃、創新傳播與運營管理的交叉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在傳統媒體的新媒體部門、網絡與新媒體機構🔶、大中型企業🆘、公益機構及政府部門等🙍🏿‍♀️,從事網絡與新媒體相關工作🪐。

目標3:在工作中獨當一面💏,有一定創新意識和戰略管理能力😻,具備參與製定企業發展規劃的能力,註重社會和諧與職業可持續發展。

目標4:具備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在多學科團隊或跨文化環境中工作,能夠在技術開發或工程運營團隊中作為成員🚘、技術骨幹或主要負責人有效地發揮作用。

目標5: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能夠通過企業歷練🐂、繼續教育、高校或研究機構攻讀碩博學位等方式提升自身專業素質,不斷適應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的需要𓀁。

2.畢業要求

將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培養特色定位為人工智能與新媒體,突出新聞傳播+技術(智能媒體技術)+藝術(媒體設計藝術)的專業特色👩。

本專業的畢業要求從以下10個方面進行分解💄:1.新聞傳播與新媒體基本理論與知識🈸、2.分析問題的能力🤽🏿、3.網絡與新媒體工作的方案製定和問題決策能力😋、4.開展研究的能力🏌🏻、5.正確使用工具的能力、6.網絡與新媒體工作的實踐能力🤿、7.職業規範、8.團隊合作能力、9.溝通能力🔓、10.終身學習能力。通過4年本科培養,新聞學專業本科畢業生達到的畢業要求,詳見表1

表1畢業要求分解表(此表可以續頁)

指標點

畢業要求

分解點1

分解點2

分解點3

分解點4

1.新聞傳播與新媒體基本理論與知識

1.1系統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具有紮實的人文修養和廣博的社會科學知識👨🏻‍🍳,掌握多學科的自然科學知識和一定的理工科知識與技能𓀁。並以此對網絡與新媒體進行專業的認知和表述👏🏽🥘。

1.2掌握新聞傳播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備基本的媒介素養,掌握網絡與新媒體的應用理論和基本技術。

1.3能夠運用新聞倫理與法規、藝術概論、文化與傳播等的專業基礎知識,在倫理道德🛌🏽、審美及構思創意、人文情操上提高新聞專業素養🧑🏻‍🎓。

1.4能夠運用傳播學研究理論和方法的基本知識,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新聞傳播現象👩🏽‍⚕️。

2.分析問題的能力

2.1能夠將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傳播倫理與法規、文化與傳播等專業理論運用到識別新聞傳媒現象🤌🏿、網絡與新媒體業務的關鍵環節中。

2.2能夠結合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科學技術🤐🧑‍🤝‍🧑、經濟學等基本理論🏠🗳,將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傳播倫理與法規、文化與傳播等專業理論運用到識別新聞傳媒現象、網絡與新媒體業務的關鍵環節中。

2.3能夠結合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科學技術🫳、經濟學等基本理論,將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傳播倫理與法規、文化與傳播等專業理論運用到識別新聞傳媒現象、網絡與新媒體業務的關鍵環節中🚘;並表達其解決方案。

2.4能夠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優化識別網絡與新媒體行業與專業現象、網絡與新媒體業務的解決方案,並分析歸納結論🚣🏿‍♂️。

3.網絡與新媒體工作的方案製定和問題決策能力

3.1能夠符合智能媒體時代的網絡與新媒體的內容生產與運營管理的基本要求。

3.2能夠符合智能媒體時代的網絡與新媒體的內容生產與運營管理的基本要求。且在業務有創意和創新。

3.3能夠符合智能媒體時代的網絡與新媒體的內容生產與運營管理的基本要求。且在業務有創意和創新。且在方案中能夠綜合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經濟、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註重傳播效應和社會效應🧖‍♂️。

3.4能夠在方案中綜合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經濟👷🏿‍♂️、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註重傳播效應和社會效應。

4.開展研究的能力

4.1掌握網絡與新媒體、傳播學、文化與傳播、傳媒經濟的背景知識和研究現狀

4.2針對網絡與新媒體現象,選用適當的新聞傳播理論和分析方法,構建合理的理論分析框架、運用分析工具,設計合理的研究方案

4.3能夠分析與解釋網絡與新媒體現象🦵。

4.4能夠分析與解釋網絡與新媒體現象。並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正確使用工具的能力

5.1掌握網絡與新媒體實踐中電腦采集及編輯軟件的使用👰🏻‍♂️,了解照相♻️、攝像和音頻視頻拍攝設備和編輯軟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並了解這些工具的優缺點。

5.2掌握網絡與新媒體實踐中電腦采集及編輯軟件、照相設備💙、攝像和音頻視頻拍攝設備和編輯軟件的使用方法,在網絡與新媒體實踐中正確選擇這些工具進行綜合運用。

5.3根據網絡與新媒體實踐的特點和要求,合理選擇並綜合運用各種網絡采集與分析、照相🔅、攝像和視頻拍攝、剪輯工具,並掌握初步的網絡與新媒體傳播工具的使用方法

5.4合理選擇並綜合運用視頻、文字及數據編輯軟件,掌握初步的網絡與新媒體發布的方法🫴🏻。

6.網絡與新媒體工作的實踐能力

6.1具備較強的新媒體和相關的計算機、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操作技能,能熟練運用常用的計算機🤜🏼、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相關新媒體設備與軟件從事相關專業工作。

6.2具備從事融合新聞業務、新媒體策略傳播、數字內容產品研發運營等網絡與新媒體工作的實踐能力。

6.3能夠發現有價值的熱點信息👏🏻,進行深度挖掘🏗、報道🖐🏻,並能作出理性的評價。

6.4了解國際網絡與新媒體業的最新動態,能夠運用國際化視野進行網絡與新媒體實踐。

7.職業規範

7.1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道德及行為規範🥙👩‍👧‍👦,做到誠信守則、公平公正。

7.2具備網絡與新媒體工作者的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能考慮到網絡與新媒體實踐對社會、價值觀⛓🙋🏽‍♀️、輿論等因素的影響及責任🦡。

7.3具備網絡與新媒體工作者的專業素養,能夠在網絡與新媒體實踐中遵守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網絡與新媒體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7.4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並具有一定的應用科學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8.團隊合作能力

8.1能在涵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多種實踐工作中承擔個體角色,發揮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特長,按時負責完成分配的任務🛝。

8.2能在涵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多種實踐工作中承擔承擔團隊成員角色,主動學習團隊其他成員所掌握的學科知識,能與團隊成員有效溝通,合力協作完成團隊工作。

8.3能在涵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多種新聞實踐工作中承擔部門負責人的角色,處理好項目執行中團隊的協同工作能力與效率。

8.4能在多種網絡與新媒體實踐工作中承擔負責人的角色,把握好項目的工作進度⛩。

9.溝通能力

9.1能夠利用報告、文稿、音頻視頻®️、陳述發言等,通過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等方式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

9.2能夠閱讀🧜🏿、翻譯並總結新聞與傳播專業相關的英文文獻💁🏼,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9.3構建與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能力🧵,把政府授權的信息,以合適的方式🛸、在合適的時間發布給公眾,從而達到一系列政府社會管理目標🧖🏻‍♀️。

9.4能夠閱讀、翻譯並總結新聞與傳播專業相關的英文文獻🧛🏿‍♀️🏄🏽‍♀️,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0.終身學習能力

10.1能認識不斷探索和學習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良好的職業發展觀。

10.2具備終身學習的知識基礎,具有技術理解力和分析發現問題的能力⚠,具有不斷學習金屬材料先進技術和適應社會技術發展的能力。

10.3具備終身學習的知識基礎👊🏼,具有技術理解力和分析發現問題的能力,具有不斷學習新聞傳播先進技術和適應媒介發展的能力⚉🦶🏻。

10.4培養敢於質疑、敢於挑戰和敢於超越的思想品質🦻🏿🤷🏽‍♂️,不斷開辟未知的領域💂😩。

3.畢業要求對培養目標支撐矩陣

本專業畢業要求對培養目標的支撐關系,詳見表2。

表2畢業要求對培養目標支撐矩陣(此表可以續頁)

培養目標

畢業要求

培養目標1

職業操守

培養目標2

網絡與新媒體工作者專業素質

培養目標3

創新、戰略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培養目標4

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

培養目標5

歷練提升和終身發展能力

1.新聞傳播與新媒體基本理論與知識

V

V

V


V

2.分析問題的能力


V

V



3.網絡與新媒體工作的方案製定和問題決策能力


V

V



4.開展研究的能力





V

5.正確使用工具的能力


V




6.網絡與新媒體工作的實踐能力


V

V

V

V

7.職業規範

V

V




8.團隊合作能力




V

V

9.溝通能力




V


10.終身學習能力





V

註:請在對應的表格內打√👳🏽‍♀️🐖。


二、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

1.主幹學科: 新聞傳播學

2.主要課程:

學科基礎課: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傳播倫理與法規💽、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專業基礎課👼:互聯網發展史、新媒體概論、西方新媒體理論📵、網絡文化🧑🏽‍🚒、新媒體與社會、網絡社會心理學👨‍💼、信息產業與媒介融合、網絡與新媒體研究方法🧑🏻‍🏭🍿、網絡與新媒體技術應用、智能媒體創新與設計、數據挖掘與分析、數據可視化、網絡與新媒體用戶分析、新媒體報道與運營實務、多媒體作品製作、輿情調查與分析、數據新聞入門🌤、智能營銷🛌。

詳見表3。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1)專業實訓課程

根據本專業教學目標和任務,在課程設置中🚹,包括了以下專業實訓內容:數字產品研發與設計⛱、網頁設計與製作、新媒體報道與運營實務🚵‍♂️🧜🏻‍♀️、新媒體數據挖掘與分析🧑🏿‍🦱、信息可視化🤼‍♀️💆🏿、數據新聞實務🤶🏼、數字營銷傳播、數字視頻製作

(2)專業實踐

1)網絡與新媒體實踐入門:一年級夏季學期🎅🏼。以業界精英講座、網絡與新媒體實地考察等形式開展大類分流學生的入門認識性實踐。

2)網絡與新媒體實務:二年級夏季學期。在導師的指導下🦹🏿‍♂️,以項目團隊的形式,完成一項網絡與新媒體實踐⛓️‍💥。

3)網絡與新媒體參賽實踐:三年級夏季學期。在導師的指導下,以團隊的形式,參加上海市“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匯創青春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大賽”、中國數據新聞大賽等賽事創作創新實踐。

4)畢業實習:四年級冬季學期🧙🏽‍♂️。學生到網絡與新媒體單位或部門進行不少於3個月的專業實習🛤。

(3)學年論文和畢業設計(論文)

1)學年論文:三年級夏季學期。在導師指導下🚥,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預演。字數不少於8000字。

2)畢業設計(論文):四年級春季學期。在導師指導下,學生根據在校期間專業學習所獲得的理論知識並結合自身專業實踐進行選題🧖🏻。選題應能體現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問題的研究能力📜。字數不少於12000字,寫作格式及文獻註釋應嚴格遵守學術規範。


三🫙、學製學分和學位

1.年限👫🏻:學製4年

2.總學分:242分

3.授予學位🏃🏻‍♀️:文學學士學位





上一條🚶🏻‍♀️‍➡️:意昂3平台藝術與科技專業本科2019級培養方案

下一條:意昂3平台廣告學專業2019級培養方案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官网🚜、意昂3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