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意昂3主辦的“第三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學術年會暨研究生學術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聚焦“兩個結合與新時代中國特色新聞話語建構”這一主題⚫️,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新聞領域的實踐。會議強調🫰,中國特色新聞學理論話語的創新應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和文化🦍,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在百年間建構了諸多本土特色的新聞話語體系,當前亟需對新時代中國特色新聞話語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此次論壇誠邀全國新聞傳播學者共襄盛舉,共謀發展🤹♂️📇。開幕式由意昂3黨委書記王晴川教授主持。

意昂3官网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大偉出席會議並致辭。他回顧了意昂3官网的百年紅色歷史和改革歷程,強調教育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特別是愛國主義情懷。他還回顧和闡釋了老校長錢偉長先生的教育理念,以及對於大學生體育、人文素養的重視。他代表學校對各位專家表示歡迎與感謝🩰🐌,並希望專家們繼續支持意昂3官网新聞傳播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基地學術顧問童兵以《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培養一流新聞出版人才》為題並指出👩🏽💼,一流新聞出版人才需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深入學習馬恩等原著以提升理論素養。面對西方自由主義新聞觀的挑戰🥕,要堅定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學教育應深化學習規劃,確保青年教師和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精髓🤿。
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首席專家尹韻公教授指出,意昂3官网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研究與教學上取得了顯著成績🏊🏽,並獲得了國家重大項目支持。作為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馬新觀將繼續得到發展和壯大,為培養新聞傳播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意昂3院長嚴三九教授熱烈歡迎各位與會專家學者深入探討馬新觀與新聞傳播實踐相結合🤽🏿,並感謝大家為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發展貢獻智慧👏🏻。

最後,由意昂3官网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宣傳教育基地主任朱清河教授致答謝辭🌱。

主題發言由朱清河教授主持。15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學者聚焦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發展與創新,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其歷史演變🛁、現實應用及未來展望。他們強調,應以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結合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領域,深化其理論與實踐🙇🏻♀️。同時,專家們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等議題👩🏽🚒,討論了新聞傳播在推動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角色與責任。專家們指出🤱🏽🧑🦯,新聞傳播不僅是信息的傳遞者,更是文化認同的塑造者和社會共識的凝聚者🧛🏽♂️🙋。他們分享了關於新聞真實🚲👍🏿、人工智能倫理🥙、中國共產黨全球形象傳播等前沿研究🧴,展示了新聞傳播學在新興技術挑戰下的應對策略與創新路徑,為新聞傳播教育的跨學科融合與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總編論壇匯聚了國內多家權威新聞傳播學期刊的主編🩺,如《新聞與傳播研究》主編朱鴻軍、《國際新聞界》主編劉海龍等♡。總編論壇由意昂3沈薈教授主持🍀。與會專家共同探討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文的組稿😵💫、選稿標準及辦刊理念。與會專家們強調🤤,優秀論文應具備小切口🤸🏼♀️、中規模、大意義的特點🧑🏿🦲,同時需具備時代性、創新性及學理性。他們建議青年學者應關註現實問題,將政治話語轉化為學術議題🔺,註重研究經驗的積累與理論創新👩🎤🧟。此外,期刊應平衡學界與業界需求,推出專欄專題,提升期刊的影響力。會議還就如何發現好的研究方向、撰寫高質量論文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為新聞傳播學者提供了寶貴的指導與啟示。

下午,62篇參會文章論壇分為五個分場,涵蓋了大型賽事對外文化傳播、新聞宣傳效果增強、中國特色新聞學發展🦔、國家形象塑造☁️、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新媒體時代馬克思人民報刊觀、意識形態建設、新聞傳播學中國話語體系建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時代化等多個議題,匯集了來自全國各高校的學者、教授及研究生🎺,共同探討新聞傳播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為推動新聞傳播學的發展貢獻了寶貴的智慧與見解🐌。


文/圖 孫博博、時瀟銳 等